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
  • 综合
  • 百科
  • 休闲
  • 探索
  • 时尚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

   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12 00:14:05 来源:面如冠玉网 作者:娱乐

      各级泵站开始提水、引江船闸打开、济淮船舶通航鸣笛……近日,工程国内在建规模最大的持续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——引江济淮工程,历经6年建设,发挥实现试通水通航,综合长江水一路北上注入淮河,效益润泽皖北大地。引江与此同时,济淮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,工程未来将谱写出“一河清泉水、持续一道风景线、发挥一条经济带”的综合美好图景。

     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后,效益来自长江的引江引调水将让皖北地区逐步从根本上解决“饮水难”“水质不佳”问题。

   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

      “咱活了50多岁,以前咋想到能吃上长江水呢!”家住亳州高新区的王峰激动地说,“我们这代人,童年喝的是井水,参加工作后喝上了自来水。现在水源变了,喝上了西淝河、茨淮新河的地表水,甚至是长江水,这真是时代的进步!”

   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

      以亳州市为例,在引江济淮工程通水之前,亳州人就提前喝上了淮河支流的地表水。2020年6月,引江济淮亳州应急供水工程通水,这相当于引江济淮通水前的“应急版”:通过引入淮河支流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的水源,注入亳州城南的调蓄水库,让亳州人先喝上水质更好的地表水。截至2022年12月初,西淝河北站累计供水126万立方米;朱集站累计供水3676万立方米;亳州加压站累计向亳州城区供水超1亿立方米。

   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

      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建成后,引调水有了“2.0版”,北上的长江水可有效解决亳州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不足问题,补充农业灌溉用水,具有显著的供水、生态等综合效益。

      亳州市水利局局长荀凤飞告诉记者,下一步将加强日常监管,进一步优化引江济淮地表水资源配置,做好西淝河清水廊道和水库水源地保护,保障群众饮水安全。

      不仅仅是亳州,北上的长江水到淮河后将“水分四路”,分别沿着沙颍河线、西淝河线、涡河线、淮水北调线,输送到阜阳、淮南、宿州、蚌埠、淮北等6市28县(区)。

      在宿州市,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,总投资约122亿元,用于地表水厂及管网等建设、朱仙庄矿—芦岭矿现状沉陷区连通扩容及综合整治等。2022年的投资完成率为106.31%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投资任务。

      未来,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成后,到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.71亿立方米,使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达到33.03亿立方米。

      “二期工程建成后,可充分发挥引江济淮工程整体的供水、灌溉作用,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网络,改善淮河以北生态环境。”省发展改革委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处处长陈太平说。(记者 王弘毅)

    • 上一篇:白羽鸡苗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180%:是趋势逆转还是短暂现象?
    • 下一篇:事关存钱取钱 央行等三部门向社会征求意见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交通运输部:2025年7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29.2亿人次
      • 重庆涪陵优化营商环境助古法泡菜跨境出海
      • 东北三省一区齐聚辽宁盘锦 共谋食品安全大计
      • 苏皖十一地市开启“南京都市圈+”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合作
      • GGII:预计2025年中国LFP在正极材料出货中所占比例将超过80%
      • 山东东营强化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
      • 福建南安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
      •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福田监管局突查农批市场水产品门店电子秤
      • 事关存钱取钱 央行等三部门向社会征求意见
      • 山东烟台推进市场监管体系效能提升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中信建投:电子测试测量仪器成长空间巨大 自主可控与出海共振
      • 重磅!长三角广告监管、发展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来了
      • 福建厦门力推光电显示产业链发展
      • 北京市发布43项地方标准
      • 飞速增长!网络业务成英伟达(NVDA.US)AI芯片霸主地位的重要支柱
      •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加强企业名称登记规范化
      • 深圳上线预付式商家信息查询平台
      • 黑龙江省大庆市市场监管局“三措”并举深入开展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工作
      • 最高资助额度超200万元!中山大学启动青年科学家培育项目
      • 南京市场监管部门发布“五一”期间价格政策提醒函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引江济淮工程持续发挥综合效益,面如冠玉网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