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
  • 综合
  • 百科
  • 休闲
  • 探索
  • 时尚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

   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12 03:14:26 来源:面如冠玉网 作者:时尚

    旅途之中,新国潮走进博物馆打卡“国宝”必不可少;走进乡村,传统非遗工坊里游客们仔细挑选心仪的文化手工艺品;打开购物软件,马面裙、引领国货彩妆是新国潮年轻人的“心头好”……不知从何时起,传统文化已在人们生活中繁盛存在。传统

    国潮,文化就是引领“国”与“潮”的融合体——“国”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“潮”则是新国潮指时尚潮流。“新国潮”便是传统通过创新创意将二者结合起来。

   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

    如今,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起一股“新国潮”,引领迸发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国潮深层力量。

   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

    装点美好生活

   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

   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、传统唐三彩凤首壶、文化北魏蓝色玻璃瓶……白色表盘上,12件精美绝伦的“文物”,共同构成了12个钟点数字——网友“太白猫猫”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由博物馆文创冰箱贴“拼”出的时钟,评论区收获一片夸赞与羡慕。

    “历史存活于过去,也流走于现在的时间。”一名网友的留言,令“文物时钟”的作者深表认同。这样的“思想共鸣”,越来越多被激发出来。

    这股“国潮文创风”,吹得正劲:前有年年畅销的《故宫日历》,后有火成网红的凤冠冰箱贴、天宫藻井冰箱贴,再后来,网友们致力于收集后再创作,在家建起一座由文物冰箱贴组成的“博物馆”。

    不止为了文创,逛博物馆正成为更多人的“国潮”生活方式之一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数据显示,每年购买年票的观众多达5000余人。“在博物馆喂一喂梅花鹿,甚至就在树荫下发发呆,挺好。”年票观众张新林说。

    从更大的空间看,在平遥古城追寻晋商文化、在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体验“苏式生活”、在潮州古城品味茶香与美食……历史记忆与人间烟火交汇融合,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共荣共生,“活着的古城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“国潮”新体验。

    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,早已与人们的生活交融相会。

    取材自中国神话的影片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今年屡创票房纪录,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夜校”课程正在城市青年群体中流行起来,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茶饮、潮玩、零食等品牌联名款吸引年轻人买单……与其说是“血脉觉醒”,不如说是“新国潮”的号召力被更彻底地释放出来。

    “文化生活化、生活文化化”的愿景并不遥远。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、静止的、留在过去的“盆景”,而是不断生长中的参天大树。

    创造就业机会

    走进贵州黔西市化屋村文丽蜡染刺绣非遗工坊,绣娘们妙手翻飞,将传统纹样绣进服装、手提袋、帽子等产品中。

    苗族姑娘杨文丽是这里的“主理人”。这位“95后”女孩2019年回乡创业,如今已从一名技艺传承者走向行业创新者。

    不同颜色的丝线,绣出寓意幸福吉祥的各式苗绣纹样;在传统纹样绣片的基础上,开发成衣、围巾、太阳帽、装饰画等产品;开拓线上市场,销路从本地拓展到国际……“国潮风”吹进青山绿水间,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创意产品,赢得市场青睐。

    去年,工坊实现280多万元的销售额。杨文丽说,从最初只有6名绣娘,发展到现在的63名绣娘,非遗工坊带动了周边群众稳定就业,“现在我们村里几乎没有留守儿童了。”

    像这样的非遗工坊,化屋村目前已引导村民开办了14家。今年以来,村里还开展了3期苗绣、蜡染技艺培训,参与培训的绣娘达200余人次。

    截至2024年底,我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,直接吸纳27万余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,人均年收入超过3.6万元。“老手艺”成为群众就业增收新亮点。

    “新国潮”站上就业新风口。在陕西西安,“汉服热”催生出对妆造师的巨大需求。长安区人社局推出长安汉唐妆造师培训项目,免费教授相关课程,目前带动就创业人数近7000人,人均年收入9万余元。在山西隰县,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带火当地旅游,景区导游数量从8人增至31人;大学生返乡就业,推动民宿、餐饮等业态发展。抖音集团近日发布的2025非遗数据报告显示,过去一年,抖音中非遗直播作者数增长13.76%,非遗商家直播成交额中63%来自店播模式,超10个非遗商家店播破千万元。

    “新国潮”的流行,助推社会分工细化优化、新的职业序列培育挖掘,开发出新的就业增长点,引导更多群众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。

    带动产业发展

    4月举办的2025广东时装周上,穿着新中式元素服装的模特们走上T台,格外吸睛。

    时装周活动“非遗新造”展示区域人潮涌动,香云纱、贵州蜡染、织锦等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新中式产品应接不暇,年轻人围着体验工作坊与设计师积极互动。

    原创服装高级定制设计师刘宛莹说,她在设计上将先锋潮流与传统美学融合,让传统的香云纱焕发现代多元文化混搭的新风格,自然融入职场、休闲、宴会等不同穿搭场景,“我希望实现跨界融合突破,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南粤文化。”

    数据显示,2025年1月1日至4月29日,以新中式为代表的国潮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0%。

    “新中式”潮起,正从文化现象进化为一场产业变革。

    以中国古法黄金工艺为特色的老铺黄金,将花丝镶嵌、错金等非遗技艺融入当代设计,2024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160%;以天然草本植物、水果或药材为原料,通过煮制、萃取等工艺制成的“中式养生水”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可破百亿元……“新中式”渗入诸多消费细分领域,形成以文化价值驱动增长新范式。

    今年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》明确提出开发时尚国潮产品,打造国货“潮牌”、“潮品”,为国产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。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》预计,到2028年,国潮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。

    国潮澎湃,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。国潮产业的蓬勃发展,不仅体现了中国品牌的文化自信,更彰显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强大生命力。

    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

    传统文化不再是被供奉的“文化标本”,而是可触摸、可转化、可增值的“活性资产”。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塑造着精神坐标,更标注出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刻度。

   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


    • 上一篇:中国队夺得成都世运会蹦床女子双人同步金牌
    • 下一篇:世界机器人大会看点多 中国逆势增长成最大亮点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事关存钱取钱 央行等三部门向社会征求意见
      • 安徽省2021年度打击侵权假冒十大典型案例发布
      • 看今年3·15河北省消保委消费维权的十件事
      • 突出“细、实、严” 陕西扎实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专项排查行动
      • 珠海外卖小哥凌晨救下轻生少年,获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!
      • 辽宁:2022年全省4497项抽查检查任务实行统一平台管理
      •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印发2022年综合执法工作要点
      •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“医疗、药品、保健食品、校外培训 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”
      • 服贸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,近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意向设展办会
      • 广东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正式成立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让患者少跑腿,少排队,少操心!中山一院“微改革”擘画暖心服务新图景
      •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连夜部署查处“3·15”晚会曝光问题
      • 2022年内蒙古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这样干!
      • 重庆推进“山城有信”三码建设提升监管效能
      • 医我看丨优先转诊、出院随访 珠海426支家庭医生团队 在家门口守护市民健康
      •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“铁拳”行动 严惩民生领域十类违法行为
      • 云南组织召开校外培训广告管控工作推进会议
      • “土坑酸菜”“粉条造假”过后……食品生产企业请密切关注这些要求!
      • 光大证券:稀土行业利好消息频现,建议关注广晟有色(600259.SH)等公司
      • 辽宁创新保健食品信用监管新机制 为消费者保驾护航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传统文化引领“新国潮”,面如冠玉网   sitemap